▍你也在纠结这笔“未来押金”吗?
哎,我懂。
半夜刷手机查价格,屏幕上数字跳来跳去——8万?10万?15万?
心里咯噔一下:“这钱够换辆车了……”
更怕的是什么?钱花了,最后用不上,或者…根本没成功。
五年前的我,也是这样攥着手机发呆的客户。现在?我是帮138位姐妹冻过卵的顾问Lina。今天不聊虚的,咱就像老友喝咖啡那样,把香港冻卵价格那点事,彻底掰开揉碎。
▍别被“起步价”骗了!隐形费用才是刀子
我真得喊醒你——
那些广告上写的“惊喜价6.8万起!”……哎,都是抓眼球的钩子!
实际流程走下来?香港冻卵全周期花费,几乎没有低于11万的。
去年我的客户小敏,就是被8万“套餐价”吸引去的某机构。结果呢?取卵前发现“胚胎冷冻费”另算,每年还要交8000储存费,促排药用的进口的?再加3万!
她哭着跟我说:“Lina,这简直无底洞啊……”
数据扎心但必须说: 香港私立诊所冻卵,真实花销集中在12-18万港币。如果卵子质量一般要取两次?直接冲上20万+。
▍干货掰开看:价格里到底包了什么?不包什么?
① 政策红线:单身女性冻卵,香港完全合法!
但记住——将来要用卵子,必须结婚。法律只允许夫妻使用冷冻卵子。
很多姐妹以为“冻了就能随时用”,不是的呀!这是医疗,更是人生规划。
→ 真实故事: 我的客户茜茜,32岁冻卵18颗。去年结婚后想移植,才发现老公精子活性不足。最终得加做ICSI(单精注射),额外多掏4万。她后来跟我说:“当时要有人提醒我预留这笔预算,该多好……”
② 价格拆解:每一笔钱都花在哪?
看这张表,这才是全貌——
项目 | 公立医院(如玛丽医院) | 私立机构(如养和、港安)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
初期咨询+AMH激素检测 | 约2,000-3,000港币 | 3,000-5,000港币 | 建议先做!了解卵巢功能再决定 |
促排卵药物(全程) | 包含在套餐内 | 2万-4.5万港币 | 分国产/进口,价差很大,身体反应也不同 |
取卵手术+麻醉 | 需排队,通常不接非医疗需求 | 4万-6万港币 | 是否含二次取卵?问清楚! |
卵子冷冻(首年) | 约1.5万港币 | 1.8万-2.5万港币 | 之后每年续费 |
年度储存费 | 3,000-5,000港币/年 | 6,000-8,000港币/年 | 别忘了!这是长期支出 |
将来胚胎培育+移植 | 不提供 | 8万-12万港币 | 冻卵只是第一步,这才是“开花结果”的阶段 |
③ 为什么价差这么大?
——促排药是最大变量。比如进口药纯度高、反应稳,但价格翻倍;
——医生资历:十年以上专家手术费?可能多收2-3万,但取卵操作更稳,伤害小。
→ 我常跟客户说: “拣便宜取卵10颗,不如花多点取20颗——卵子多,未来成功率才真叫‘有保障’。”
▍解答:三大价格盲区,很多人踩坑才懂
“一次取卵不够,第二次要再掏全额吗?”
不一定!有些套餐含“二次取卵折扣”。签合同前务必问:“如果首次取卵<10颗,第二次有没有优惠?”——我帮客户谈过最多减免30%。
“将来如果用不上,能转赠或退款吗?”
不能退款!但部分机构允许转赠卵子给科研(象征性补偿1-2万)。这钱本质是“保险金”,退了保险公司还咋运营?
“内地和香港冻卵价格差在哪?”
内地不允许健康单身女性冻卵。赴港虽贵,但买的是——法律保障+技术成熟(香港冻卵复苏存活率约85%-90%)。这是现实,也是无奈。
▍费用对比表:公立vs私立,到底怎么选?
项目 | 公立医院 | 私立机构 | Lina老友说 |
---|---|---|---|
总花费预估 | 8-10万港币 | 12-18万港币 | 公立排队久(通常1-2年),适合不急、预算紧的姐妹 |
医生跟进 | 轮流制,每次可能不同医生 | 固定主治医生全程负责 | 连续性太重要了! 促排反应每次都要微调的 |
等待时间 | 平均等待18个月 | 约1个月内启动 | 年龄≈卵子质量,等你排到队,卵子可能不如当年了 |
额外技术支持 | 常规冷冻 | 可选玻璃化冷冻(存活率更高) | 多花2万买活卵率,值 |
▍你的卵子,不是商品,是未来的底牌
所以我常说:
冻卵不是“消费”,是给人生多一张牌。
如果你现在迷茫、价格看得头晕……
先去做AMH检测! 两百块搞清楚卵巢库存,比纠结值不值更重要。
需要具体诊所价格对比表?或者想找人聊聊你的情况?
加微信:spreadhc,留言“Lina老友”,我直接把整理好的2025香港冻卵费用清单发你。
有些决定不用急……但卵子,真的等不起。
记住:你花的每一分钱,都是为了——让生命多一种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