姐妹,说实话,这几年找我聊冻卵的客人,十个有九个第一句都是:"Lina啊,听说香港冻卵贵到飞起?是不是得砸一套首付进去?" 我懂,真的懂。你们刷着手机,看到别人晒冻卵日记,心里痒痒的却又不敢问——怕价格吓人,怕流程复杂,更怕钱花了却踩坑…(停顿)别慌,今天咱就像老友喝咖啡那样,我把2025年香港冻卵从促排到储存的费用,掰开揉碎讲给你听。

但!(敲桌子)你们知道吗?去年全港冻卵人数暴涨30%…为什么?因为政策放开?因为技术成熟?不——(压低声音)是因为太多人等到卵巢功能断崖式下跌,才急着来补救!我客户里最拼的Linda,38岁促排两次才取到5颗卵,多花了8万港币…这代价,真的太痛了。所以今天这篇文,你必须看完——不是制造焦虑,是帮你把钱花在刀刃上。
干货:
▌ 第一部分:促排阶段——4万-6万港币,贵在"个性化"

促排药才是烧钱大头!进口药和国产药差价能到2万港币,但你别光看价格——我客户小敏为了省1万5选了国产药,结果卵泡长得慢,又多打3天针…最后总价反而更高。真的,(摊手)医生为啥总推进口药?因为剂量稳、反应快,取卵数量多1-2颗!这哪是省钱啊,这是赌概率啊姐妹…
▌ 第二部分:取卵手术+实验室——2.5万-4万港币,隐形坑最多

手术费看着包干价,但(竖手指)麻醉师加收3000、特殊培养液加5000…这些账单都是术后才砸过来!记得阿雅吗?取卵12颗,本来开心死了,结果实验室说要做卵子玻璃化冷冻,又多刷8000港币。她后来跟我说:"Lina,那感觉像在高速上不断被收费站拦下…"
▌ 第三部分:首年储存——8000-1.5万港币,长期账得算清

很多机构首年储存免费?哈哈,那是诱饵!(翻报表)第二年开始每年收6000-8000,十年下来都够再促排一次了…我一般劝客人直接签五年套餐,能锁死价格。你看Kate就聪明,直接囤了三年储存包,省下的钱够买两个铂金包了喂!
(突然插故事)
上个月陪客户小雨看诊,医生指着B超屏说:"你看这颗卵泡,圆润透亮像珍珠一样"——她突然就哭了。后来她说:"原来我花的每一分钱,都是在存一颗可能发芽的种子。" 诶,这钱啊,真不能光用数字衡量。
解答:
"促排药能不能省?"
省药=省卵子质量!香港用的是欧盟标准药,纯度高、副作用小。你想想,多取1颗卵就多10%希望,这账划算不?
"储存费会涨价吗?"
2025年香港实验室租金涨了12%,但正规机构会签价格锁死协议——记得盯合同第7条!
"失败能退款吗?"
(摇头)卵子存活率不包赔,但有些诊所提供第二次促排折扣。找我推的机构能谈85折重启方案…需要推微信?戳 spreadhc
费用表格:
| 项目 | 基础套餐(港币) | 高端套餐(港币) | 隐藏成本提醒 |
|---|---|---|---|
| 促排药物 | 3.8万 | 5.5万 | 进口药贵但取卵多2-3颗 |
| 取卵手术+麻醉 | 2.2万 | 3万 | 紧急麻醉师加收3000 |
| 卵子冷冻处理 | 1万 | 1.8万 | 玻璃化冷冻费另算 |
| 首年储存 | 免费 | 免费 | 第二年起每年6000+ |
| 应急基金(建议预留) | 5000 | 1万 | 用于补针或二次取卵 |
别光盯着7.5万还是12万——要问清楚:"这价格包不包药?储存在哪栋大厦?停电有没有备用发电机?"(递名片)需要我帮你对比三家诊所报价?微信 spreadhc 留言"卵力值评估",我发你2025年香港诊所红黑榜+避坑清单。现在行动,就是在给未来的你存一颗后悔药…
首页
在线咨询
留言预约
导航菜单
套餐
美国
泰国
香港
费用&流程
冻卵百科
关于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