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你说,这几年身边聊冻卵的姐妹是不是越来越多了?
前几天我大学同学半夜突然给我打视频,一接通就哭:“Lina,我38了,连个稳定的伴儿都没有,卵子库存量报告一看——AMH只有1.2!我是不是……没机会了?”
我懂。那种焦虑,像是背后有只时钟在滴答倒数,逼得人喘不过气。
突然
可你知道吗?!就在很多人还犹豫的时候——
日本IVF学会2024年初刚发布数据:全国冻卵周期数三年翻了两倍!尤其是35岁以上女性,占比突然冲到了54%!!
“后悔” 这个词,是我听得最多的……
很多客人后来拉着我说:“如果早两年做,取卵数可能多一倍,费用少一大截,现在?只能硬着头皮冲。”
———
干货时间,坐稳,我给你慢慢拆
一、政策比你想的宽松,但卡在“时间”上!
日本允许单身女性冻卵(注意:只是“冻”),不限国籍。
但——用的时候必须结婚,否则只能持续冷藏或转运海外。
我客户小M,34岁冻了16颗。结果38岁分手了,现在卵子还在东京躺着,每年付着保管费,摇头苦笑:“像买了个用不上的保险,但不敢退。”
你说不值吗?她沉默一会儿又说:“但万一呢……这份安心,钱买不到。”
二、费用不是一口价,隐藏关卡多到像打游戏!
初诊、排卵药、取卵手术、冷冻费、每年保管… 像俄罗斯套娃,拆开还有!
比如:
- 促排药可能有的人用1盒就行,卵巢功能弱点的得翻3倍;
- 取卵如果全麻?再加8-10万日元。
我常提醒客人:预算最少按150万日元准备(约7.5万人民币),上不封顶。
真有人取一次就成功存够20颗?有,但很少。多数人需2-3个周期。
比如Linda,37岁,AMH1.5,第一次只取到6颗。咬牙再做一次,总花费直接飙到400万日元(约20万人民币)。
她后来跟我说:“每一针促排药打下去,感觉打的都是钞票……但看着卵泡数上涨,又觉得值。”
三、选诊所就像找对象,不能光看价格!
大城市如东京、大阪,价格高但实验室设备更先进。
地方城市可能便宜20%,但万一需要紧急支援?资源跟不上。
表姐们一定要看这个对比:
项目 | 东京高级诊所(约) | 地方中型诊所(约)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
初诊咨询费 | 2~3万日元 | 1~2万日元 | 含超声和基础血液检查 |
促排药物(1周期) | 20~40万日元 | 15~30万日元 | 因身体反应差异大 |
取卵手术+麻醉 | 30~50万日元 | 25~40万日元 | 全麻通常加8-10万 |
冷冻&第一年保存 | 20~30万日元 | 18~25万日元 | |
每年保存费 | 2~4万日元/年 | 1.5~3万日元/年 | 需持续支付至使用或转运 |
总计(1周期) | 80~130万日元 | 60~100万日元 | 约合人民币4~6.5万 |
注意:这还只是1次!很多人需2-3次周期。
———
答疑三连问:
“冻卵疼不疼?”
促针就像打胰岛素,轻微胀;取卵全麻睡一觉就好。但心理压力……比身体大得多。“卵子能存多久?”
理论上无限,但日本法律规定保存上限10年。可续期,需提前申请。“成功率到底怎么样?”
看年龄。35岁以下冻卵复苏成功率超90%;40岁以上可能掉到60%……
所以啊,早点行动比纠结价格更重要。
———
如果你心里还在打鼓——
别自己瞎琢磨了!
加我们团队微信:spreadhc,备注“日本冻卵”,我给你发两份内部整理的《诊所对比清单》和《费用明细表》。
聊一聊,不亏。
至少……别让自己有一天叹气说:“当初要是问一句就好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