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篇:姐妹,你是不是也偷偷算过这笔账?

哎,我懂。每次深夜刷手机看到女明星冻卵的新闻,心里咯噔一下:“我存的钱够吗?”“会不会疼啊?”“选了后悔怎么办?”…焦虑挠心是吧?别硬扛,这种迷茫我陪几百个姐妹走过。今天咱像老友喝咖啡那样,把“冻卵多少钱”这事掰开揉碎聊透。

先泼杯冷水——但泼完立马给你递毛巾!

吓人的数字来了啊:海外冻卵全流程,没个20万~40万人民币真打不住(心慌了吗?先深呼吸!)。
但等等!这钱不是一锤子买卖啊——它买的是你未来十年的“生育选择权”。我客户小琳,32岁那年犹豫半天没冻,37岁急吼吼找我时卵巢功能断崖下跌…促排两次才成,多砸了12万还受罪。她后来抱着我哭:“早知道当年狠狠心该多好!”
干货:钱怎么花?拆开看真没那么可怕

大头在哪?医疗+药费占七成!
促排药是真烧钱…尤其是进口药,一支可能就四五千。但别省这儿!用量和体质相关——比如多囊的姐妹通常剂量大,药费蹭蹭涨。
故事塞进来:
我陪过上海的阿雅去加州冻卵。她AMH值2.1不算差,但用了12天促排针+5天抑制针,光药费刷掉3.8万。取卵当天全身麻醉又花了1.2万…但最终取出19颗!她后来发语音尖叫:“值了!这钱把我从相亲焦虑里捞出来了!”
隐藏成本:你绝对想不到的“冷冻费”
卵子不是冻完就完事啊!每年存罐子要交“托管费”,国外通常6000~8000人民币/年。很多姐妹冲动冻卵却忘了这茬…
老友支招:
直接和诊所谈“打包价”!比如泰国有些医院会送1年免费储存,西班牙则可能包首年检测费——别傻乎乎只看首次报价。
政策盲区:国籍不同,价格能差一倍!
举个栗子:
美国加州冻卵周期均价≈3.5万美元(约25万人民币),但如果你选希腊?同样的技术可能只要1.8万欧(约14万人民币)!
情绪点炸一下:
为什么差这么多?——美国用药监管更严,实验室等级高;欧洲部分国家有政府补贴…但切记:便宜未必差,贵未必稳!一定要查诊所的活产率数据(Live Birth Rates),不是“成功率”这种模糊词!
情绪成本:机票+住宿+请假…都是钱!
海外冻卵得蹲两周吧?机票往返1万+,住宿日均800,请假扣工资…算下来又是两三万溜走。
再塞个故事:
深圳的盼姐选了日本诊所,图它离得近。结果促排期间焦虑发作,连夜打我电话:“Lina我日语不行不敢点外卖饿死了!”最后我帮她协调了中文护工——每天多付800,但她说:“这钱花得比促排药还值!”
解答:三大揪心问题,直接甩实话
“冻一次能用一辈子吗?”
醒醒!不是冻越多越好。35岁以下建议冻15~20颗才有机会生1胎(数据来自ASRM)。如果取卵少…可能得做第二周期。
“失败钱打水漂?”
是的…医疗没有100%。但好诊所会签“取卵保障协议”——若取卵数少于5颗,部分退款或免费重做。
“将来用卵还要再掏钱?”
必须的!移植费另算——解冻、培植、移植一套下来,又得准备8~15万。
费用表:横向对比看得清
| 项目 | 美国(美元) | 泰国(泰铢) | 西班牙(欧元) |
|---|---|---|---|
| 初次咨询费 | (300-)500 | ฿5,000 | €200 |
| 促排药物 | (3,000-)5,000 | ฿100,000 | €1,500 |
| 取卵手术+麻醉 | (8,000-)10,000 | ฿250,000 | €2,800 |
| 卵子冷冻首年 | 通常包含 | ฿20,000/年 | €600/年 |
| 年度储存费(次年起) | (600-)800/年 | ฿15,000/年 | €500/年 |
| 总计(约人民币) | 20万-30万 | 10万-18万 | 12万-20万 |
现在该干嘛?
别光收藏吃灰!先做三件事:
1️⃣ 查AMH值(医院抽血就能做),200块买不了吃亏;
2️⃣ 攒够15万再启动,不够咱分期也行;
3️⃣ 加微信 spreadhc,我发你《全球诊所避坑清单》——自己摸黑走不如老友搭把手。
首页
在线咨询
留言预约
导航菜单
套餐
美国
泰国
香港
费用&流程
冻卵百科
关于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