冻卵要花多少钱?这笔“生育保险”的成本,可能比你想象中更复杂……

Last update on 2025年09月23日

开篇:
哎,你说这事儿——
现在身边越来越多姐妹悄悄问我:“Lina啊,国内冻卵到底什么价?是不是得准备个十几万?”
我懂。30岁以后,时间好像突然按了快进键。事业刚稳,感情还没落定,身体却已经开始悄悄提醒你:卵子的质量,一年不如一年……
你不是一个人在想这件事。真的。

先别急,我们来聊聊现实 <<<

说实话,第一次接触冻卵这个话题的姐妹,十个有八个会倒抽一口冷气——
“什么?!光是取卵就要四五万?后续每年保存还要几千?这还没算药费、检查费?!”
对,你没听错。这还只是“起步价”。
但如果我告诉你:现在国内政策其实已经悄悄松动?有些机构甚至可以提供更灵活的服务方案?
是不是突然觉得…有点希望了?

——— 干货时间,坐稳了 ———

▌ 政策:没那么死板,但也没那么随意

国内目前允许冻卵的主要有两类人:
一是患癌女性,放疗化疗前保存生育力;
二是做试管婴儿的夫妻,取卵后男方取精失败,可先冷冻卵子。

但!注意了——
现在不少私立机构也提供“非医疗目的冻卵”了,只是操作更谨慎,通常和海外机构合作。
比如我客户小雨,34岁,去年在上海一家机构做了周期。她当时笑着说:“就像买了份生物保险,贵,但安心。”

▌ 拆解费用:你看得懂的明细表

我直接上个实打实的表,帮你们捋清楚(单位:人民币):

项目 国内常规价位(公立/部分私立) 海外参考(如美国、泰国) 备注说明
初期检查费 约 3,000 - 6,000 约 5,000 - 8,000 血检、B超、AMH性激素六项等
促排卵药物 1万 - 2.5万 1.5万 - 3.5万 进口药偏贵,年龄越大剂量可能越高
取卵手术+麻醉 1.5万 - 2.5万 3万 - 5万 全麻,大约20-30分钟
卵子冷冻&第一年保存 1.6万 - 2万 + 2000/年 2万 - 3.5万 + 3000-6000/年 玻璃化冷冻技术是主流
额外可能支出 交通/请假/复查约 3千-5千 机票住宿约 2万-4万 海外周期需停留2-3周

整趟流程下来,国内大致在 5万 - 8万,每年还要再付保存费。
如果选海外,通常总价落在 10万 - 18万——但环境和服务会更宽松。

▌ 故事时间:我陪小雨走过的24天

她当时AMH值2.1,其实还不错。
每天定时打促排针,跑了8次B超,最后取出15颗卵子,成熟冷冻11颗。
总花费7.2万。
她说促排那段时间情绪起伏特别大,有一天突然哭着打电话给我:“Lina,我觉得自己好孤单……”
我马上说:“你别动,我来找你,带奶茶。”
——这些情绪成本,没人会告诉你,但它真实存在。

——— 你想问的,我提前答 ———

“冻一次就够吗?”
看年龄和卵巢状态。如果<35岁,卵子质量较好,一次取15颗以上,理论上成功率较高。但如果40+,医生可能建议做2-3个周期。

“能不能医保报销?”
很遗憾,不能。目前冻卵属于自费项目,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。

“保存10年,到时候还能用吗?”
技术上是没问题的。国际上有冷冻超过10年的卵子复苏后成功培育成胚胎的案例。但法律上,国内目前规定保存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。

——— 最后说两句真心话 ———

冻卵不是“必选项”,但它是一个 possibility。
如果你正在考虑,我希望你:
先去做AMH和基础卵泡检查,了解自己的卵巢库存;
认真存一笔“生育基金”,别让突然的支出压垮生活;
找靠谱的机构,看清楚服务包含哪些、不包含哪些。

如果需要,也可以来问我(微信:spreadhc),这些年我陪很多姐妹走过这段路,你不是一个人。

这不是一笔小钱——
是未来十年的选择权。

标签:
最新文章
首页 在线咨询 留言预约 导航菜单